运城危险废物处理四道难题怎么解决?
危险废物处理四道难题怎么解决?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的颁布实施,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处罚力度也越来越严,对相关责任的规定也更加明确,体现了用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体思路。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危险废物的产量逐年上升。危险废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置困难,而且还存在一些历史欠帐,使危险废物管理的难题日益突出。
难点一,在新法律出台之前,对企业实施的危险废物减量管理方案、清洁生产等措施相对虚化、减量化、综合利用等方面比较滞后。过分注重末端治理,忽视源头减量,也造成焚烧飞灰、灰渣、重金属渗出液等二次污染治理难题,给环境带来了新的隐患。新法提出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首先要减少固废产生。
难点二,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理的环节多,监督困难,容易造成疏漏。例如,北部某城市每年产生的废油都在5万吨以上,而正规处理单位中只有30%进入。一些中小型汽修企业受利益驱使,没有与有资质的处理单位签订协议,没有执行转帐制度,而是交给了私人或不具备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置,这导致了大量废机油流入黑市。有的企业甚至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已经预留了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的空间和渠道,为后续逃避监管埋下了伏笔。
问题三,危险废物与一般的固体废物不同,一般人对危险废物缺乏认识。作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像废灯管、废药品等危险废物仍然在相当程度上被作为普通垃圾随意处置。另外,危险废物行业专 业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仍然存在没有规范的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没有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危险废物随意堆放等问题。
难点四,部分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对危险废物的处置能力进行了较高的投资,使一些低附加值类别的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以至于大量危险废物最终只能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置,而没有采取合理的方法实现资源化利用。
此外,《固废法》鼓励相邻省、区、市之间开展区域合作。近年来,多地鼓励省内危险废物外运,但禁止或限制将省外危险废物转移至本省市贮存、焚烧或填埋,在区域间形成“邻避效应”。
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注重资源节约,加快清洁生产。降低有害废物产生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可借鉴“无废城市”理念,继续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清洁生产这把“金钥匙”尤其重要。采用没有毒性、低毒、无害、低危害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产废少的工艺和设备,并做好危险废物的前端分类工作,可有效缓解后端处理压力。当地政 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高能耗、产废总量大的企业的监管,依法将其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对主动实现减量化的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树立减排模式。
强化监督,创新监督手段。监管机构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探索利用物联网、定位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新手段帮助监管,让每一种危险废物都有一个“源代码”,从源头上杜绝危险废物的产生,实现对其进行追溯,并用新的方法帮助监管。对一些规模小、分布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可采用网格监管等手段实现全覆盖。另外,危险废物的转移、处置等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地区,还应逐步建立部门和地区联防联控机制,不断优化转移程序,加强违法犯罪的打击。
加强宣传,做好培训指导工作。在我国控制危险废物的形势日趋严峻,新的法规和政策不断出台,做好培训宣传工作的紧迫性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可以加强宣传力度。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监督举报制度。与此同时,增强企业守法意识,普及公民危险废物知识,充分发挥群众举报和监督作用。二是要加强对危险废物专 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监管和操作水平。
引入优势资源,规范市场秩序。危废处理设施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医疗废物的处置更是公益性,需要政 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共同发力。加速建立由政 府主导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制度,实行政 府统一管理。吸收社会优势资源,为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创造条件,不断发展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是,要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合理定价,公平竞争,避免垄断,加快行业的良性发展。